土壤仪器网
土壤仪器网拥有最专业的土壤资讯、技术文章、配置清单及土壤仪器信息,致力打造中国土壤仪器优秀品牌!
品牌专区
当前位置:首页 >行业资讯>行业动态>天津市涉农区积极搞好春耕生产确保粮食安全

天津市涉农区积极搞好春耕生产确保粮食安全

http://www.soil17.com  来源: 类别:行业资讯-行业动态 更新时间:2022-03-18 阅读
   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进入3月以来,温度升高,农田解冻,春耕生产全面展开。为确保今年夏粮丰收,今年天津市10个涉农区行动早、行动快,全面投入到粮食生产当中。135万亩冬小麦开始返青,农技人员下一线指导,促弱苗转壮苗。千方百计扩大春小麦播种面积,农业部门及时供应良种、肥料,提供农机具,42万亩播种任务基本完成。大力发展100万亩优质小站稻种植,宝坻区、宁河区等正在帮助稻农育秧、春灌等。沸腾的津郊大地,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,多种粮、种好粮的责任感,为今年天津市粮食生产获得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   抢播42万亩春小麦
   保粮食安全保农民增收
   连日来,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,在蓟州区东施古镇南毛庄子村附近的农田里,满载春小麦种子和化肥的播种机穿梭于田地间,正在进行春小麦播种和施肥。
   蓟州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林建华介绍,今年该区春小麦播种面积12万亩,比去年增加了2万亩。为确保种足种好春小麦,他们组织了30多名农技人员下沉全区重点镇,深入田间地头,针对春小麦播种进行分类指导,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。
   林建华说,根据土壤墒情判定,今年该区春小麦最佳播种期为3月上旬。为此,他们及时组织900多台播种机,集中抢播。春小麦播种后要镇压保墒,他们积极发动农机大户对麦田及时镇压,保墒情,促出苗,有效防止冻害。
   为保障春小麦顺利播种,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技术人员深入宝坻区春耕一线,围绕春小麦播种、施肥及水肥一体化管道铺设等方面,为农民专业合作社、种植户开展了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。
   市农业农村委种植业管理处负责人王学忠介绍,由于去年降水偏多,造成粮食作物成熟晚、收获晚,一部分耕地没能及时播种上冬小麦。为了确保今年天津市夏粮生产面积稳定,各涉农区积极落实相关要求,扩种春小麦,今年全市春小麦播种面积42万亩,创历史新高。
   为确保种足种好春小麦,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加大繁种力度,确保提供最优的春小麦良种。副所长冯刚介绍,经过多年育种攻关,他们已经选育出了10多个“津强系列”良种,最高亩产量已经达到500公斤。他们选育的春小麦良种品质特别好,受到多家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的欢迎,已经成功替代国外品种。扩种“津强系列”春小麦,不但可以确保粮食安全,还可以促进农民增收。
   从今年2月下旬以来,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派出了50多名农技人员会同涉农区农技人员一起深入播种麦田,协调解决所需农资、农机等问题,现场指导农户抢在土壤墒情最好的时期适时播种,确保把春小麦都种在最佳时节。让农户们高兴的是,今年春小麦播种实现种子、肥料同步播下,高效快速,省人力、省成本。
   科技壮苗科技保苗
   确保135万亩冬小麦丰收
   阳春三月,天津市135万亩冬小麦田已经返青,麦田里如同铺上了一层绿色地毯,生机勃勃。
   在静海区中旺镇一块麦田里,农户们正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忙着追肥,积极开展弱苗转壮苗的田间管理工作。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植保部负责人王凤行告诉农户们,现在冬小麦开始返青,冻土层开始融化,要适时给弱苗追肥,促进营养吸收,让弱苗尽快变得茁壮起来。与此同时,要关注天气变化和土壤墒情变化,如果发现麦田开裂,就要及时浇灌,防止麦田水分被大量蒸发掉,影响小麦生长。
   王凤行介绍,由于受去年天气影响,冬小麦播期普遍偏晚,致使一些地块的小麦苗龄偏小。为此,他们联合涉农区积极开展“科技壮苗”专项行动,努力实现小麦稳产增产。主要措施包括:在小麦返青后和早春寒流来临前,及时喷施“吨田宝”(抗逆型)“碧护”等植物生长调节剂,激活麦苗的多重活性,提高小麦抗逆性。
   与此同时,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在降温之前灌水,增加土壤水分,增强土壤导热能力,使土壤温度增高。早春如果遭遇冻害,要及早补救:一是及时追肥,促苗早发,提高小分蘖的成穗率,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;二是及时中耕,蓄水提温,促进根系发育。
   在宁河区的一块麦田里,市、区、镇三级农技人员和农户们仔细查看麦苗生长情况,每株小麦长几片叶,能分几个蘖,是壮苗还是弱苗,他们都了解得很清楚。然后指导农户们全面开展“科技壮苗”,要立足“早管、精管、细管”,特别是对晚播田、弱苗田追施肥料,促进弱苗转化升级。
   武清区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达到40万亩,是天津市冬小麦播种面积最大的区。目前该区组织30多名农技人员深入河北屯镇、大良镇、南蔡村镇、河西务镇、崔黄口镇、大碱厂镇等夏粮主产镇进行指导。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丁振山介绍,今年该区冬小麦长势总体较好,但是他们毫不松懈,已经提前对弱苗进行了一次集中追肥,落实“科技保苗”行动,目前已经取得较好效果。
   为做好“科技保苗”工作,今年天津市将继续开展“一喷三防”。其中,武清区、蓟州区、宝坻区、静海区、宁河区等区已经提前准备好“一喷三防”作业,他们积极联系对接农资店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,适时开展麦田除草、除病、除虫。武清区今年将继续实施区级财政补贴,确定有资质的、优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“一喷三防”作业,农户们几乎不用花钱,节本增效,旨在鼓励全区农户多种粮、种好粮。
   种好100万亩小站稻
   擦亮天津农业金字招牌
   连日来,在位于宁河区的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中心,育种专家和农技人员正在管护新育出的新品种秧苗。育种专家于福安告诉记者,水稻要高产,良种是关键,为此,他们积极选育优质高产良种,亩产量最高能达到900公斤,今年将在宁河、宝坻等区进行示范推广,助力小站稻丰收。
   宝坻区是小站稻最大的种植区,今年面积预计达到48万亩。宝坻区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作为天津市水稻主产区和“天津小站稻振兴计划”主要承接地之一,他们积极采取多项措施,把水稻种植作为主导产业,为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。为确保今年小站稻丰收,他们积极推广基质育秧、侧深施肥等新技术,节本增效,确保丰收。
   宁河区也是天津市重要的小站稻种植基地,今年计划种植面积22万亩左右,目前已经基本落实好了地块,并为农户们准备了高产优质良种。与此同时,大力推广开展耕地线上平台流转工作,确保土地流转公开透明,农民、村集体和承包人三方均收益。通过大面积集中生产,为小站稻插秧、病虫害防治、机收提供了良好条件。与此同时,他们积极进行绿色生态种植技术培训,让稻农们掌握种植新技术,做到有效节水、节肥及科学防治病虫害。
  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部门介绍,为种好优质小站稻,今年津南区、西青区等也积极扩大小站稻种植面积,积极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方式,积极开展小农户托管,开展集约化、规模化种植。在此基础上,积极推广智能化种植新技术,依靠现代科技手段,进行全程精准化管理,确保小站稻旱涝保丰收。来源:天津日报
中国土壤仪器网】声明部分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。